常见问题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陕西利欧智慧实业有限公司
12年专注水处理一站式水处理解决方案服务厂商
全国咨询热线:400-8687-988

生物膜法(三)

Technical article

生物膜法(三)

更新时间:2024-12-04点击次数:

3.3.11 什么是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是集生物降解和固液分离于一体的一种水处理工艺。该工艺将生物接触氧化与过滤工艺结合在一起,通过反冲洗实现滤池的周期运行,并保持生物接触氧化的有效性,从而获得良好的出水水质。 曝气生物滤池内装填了大量的生物滤料,使生物膜在其表面附着生长,污水在曝气的同时流经长满生物膜的滤料层,发生生化反应以去除有机物,同时滤料还可以截留悬浮物。该工艺的特点是其容积负荷和水力负荷较大、水力停留时间短、运行能耗低、出水水质良好。 


3.3.12 曝气生物滤池的功能有哪些? 

曝气生物滤池根据处理对象的不同可分为除碳、硝化、后置反硝化或前置反硝化等。具有除碳作用的DC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去除COD和BOD;具有碳氧化和硝化作用的C/N曝气生物滤池,同时去 除COD和BOD并硝化;只具有硝化作用的N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去除NH 3 -N;具有反硝化作用的DN生物滤池,用于去除TN;具有脱氮除磷作用的DN/P曝气生物滤池,同时用于脱氮和除磷。除碳、硝化和反硝化可在单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也可在多级曝气生物滤池内完成。 


3.3.13 曝气生物滤池的运行方式有几种?

曝气生物滤池按污水的流向分为上向流和下向流。上向流即污水从底部进入滤池,自下而上流经滤层,最后从上部流出;下向流是污水从上部进入滤池,自上而下流经滤层,最后从底部流出。一般情况下,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的应用比较广泛。 


3.3.14 曝气生物滤池较其他生物处理工艺有什么优点? 

与其他生物处理工艺相比曝气生物滤池具有以下的优点。 ① 占地面积小。BAF的BOD5容积负荷可达到3~6kgBOD5/(m3·d),硝化容积负荷(以NH3-N计)为0.3~0.8kgNH3-N/(m3·d),反硝化容积负荷(以NO3-N计)为0.8~4.0kgNO 3 -N/ (m 3 ·d),是常规活性污泥法数倍。所以,占地面积比常规活性污泥法要小。 ② 出水质量好。处理城市污水时,出水能够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A的要求,甚至可以达到再生水的水质标准。 ③ 处理流程简单。由于BAF可以有效拦截悬浮物,故不需设二沉池和回流污泥系统,占地面积还可以进一步缩小。 ④ 管理方便。BAF抗冲击负荷能力很强,不用担心污泥膨胀,生物膜也不易流失,能够保持BAF内较高的生物量,处理效果稳定,管理相对方便。 


3.3.15 曝气生物滤池运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BAF在运行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预处理  根据曝气生物滤池的结构特点,应强化污水的预处理工艺,进水悬浮固体浓度不宜大 于60mg/L,以避免堵塞滤头或滤料层。滤池中采用的填料粒径一般较小,如果进水的SS(可滤悬浮物)较高,会使滤池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设计水头损失,导致频繁的反冲洗。曝气生物滤池的进水理论上不应含有漂浮物和大的悬浮物,故需加强预处理或者增加预曝气以改善固体颗粒的沉降性 能。由于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污泥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还可以将其回流至预处理工艺,将污泥作为一种生物絮凝剂,利用其吸附和絮凝能力提高对SS的去除率。有时还在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配 水渠上设置精细格栅,栅隙为2mm(或更小)。进水悬浮物的浓度决定了曝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周 期,当悬浮物浓度过高时,工作周期会缩短到12h以内,而且还可能会影响出水水质。当悬浮物浓度较低时,运行效果会更好,工作周期长达7~10d。 

(2)反冲洗参数的优化  反冲洗的参数是否合理,对BAF的运行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应选择合适的反冲洗强度。根据现有的工程实例和实际运行中所取得的经验数据,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强度建议在10~15L/(m2·s)左右,水洗强度在8L/(m2·s)左右,反冲洗历时在20min以上。对于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截流的悬浮物大多处在配水区和下部滤料层中。由于上层滤料和清水区的 阻挡,这些物质不容易从反洗水中排除。所以,应在反冲洗前快速放水,放掉滤料以上清水,然后 再反冲洗,其反冲洗的效果会更佳。 曝气生物滤池的反冲洗过程中,短时间内的反冲洗强度较大,反冲洗的排水直接回流到初沉池会对初沉池造成较大的冲击负荷,因而必要时需增设反冲洗缓冲池。 

(3)滤料  滤料粒径一般在2~8mm。为达到脱氮的目的,滤料层也可分成2个区域,下部为缺氧区,上部为好氧区。缺氧区选用的滤料粒径要大一些,一般在5~8mm之间;好氧区在2~5mm为佳。如果是两级BAF串联,第一级应考虑足够的纳污能力,粒径可取4~8mm,第二级取2~5mm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