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5 什么是生物带填料?
生物带填料是一种专门用于生物接触氧化的柔性填料,它采用生物惰性很强的高分子材料,具有很 好的物理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生物带的宽45mm、厚4mm,其长度可根据反应池的水深而定。生 物带改变了传统填料需要支架固定的模式,采用水草型布置,只需固定填料的下端。 生物带上的纤维孔直径约为10~350μm,可最大限度地截留水中的细菌,为细菌群落提供了排它的生存场所,每一个纤维孔都会发展成为一个特殊的生物反应区域,进行生物酶促反应。生物带具有的较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率,为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供了巨大的附着表面,使反应池中的微生物量 保持在一个适当水平,从而保证反应池始终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状态。因生物带具有的特殊结构, 其相对密度仅为0.19~0.20。生物带巨大的表面积和极低的密度使它被置放在水中时,会产生很大的浮力,即使固着生物膜后也不会下沉,始终处于悬浮分散状态,保证了生物膜和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接触,提高了处理效果。
3.3.6 选择填料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在生物膜法处理工艺中,生物膜填料的选择是决定生物膜法处理效果的关键。填料的选择一般应满 足下列要求:①较大的比表面积;②足够的机械强度;③较强的生化稳定性;④较强的生物膜附着 能力;⑤适中的材料密度。
3.3.7 生物膜法与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哪些特点?
活性污泥法是依靠曝气池中的活性污泥来净化污水,而生物膜法则是依靠附着在载体表面的生物膜 来净化污水。与活性污泥法相比,生物膜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 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生物膜对污水水量、水质或水温的变化有较强的适 应性,即使在低温条件下也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② 污泥量小(约为活性污泥法的3/4)且易于固液分离,不会发生污泥膨胀现象,运行管理较为方 便。 ③ 生物膜中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由于微生物附着在载体表面,即使其增殖速度缓慢也可生长 繁殖,且生物膜中的生物种群沿水流方向具有一定分布规律。单位容积内的生物量是活性污泥法的5~20倍,具有较大的处理能力,净化效率能显著提高。 ④ 由于生物膜中存在厌氧层和好氧层,具有脱氮除磷的功效。 ⑤ 生物膜法可以用于处理低浓度污水,且处理效果较好。生物膜法可正常处理进水BOD5为20~ 30mg/L的污水,其出水BOD5值可降至5~10 mg/L。而活性污泥法长期处理低浓度污水时,将会 影响活性污泥絮体的形成和增长,最终使处理效果降低。 ⑥ 动力费用低,管理方便,占地少,运行稳定。
3.3.8 如何培养和驯化生物膜?
生物膜的培养称为挂膜,就是使微生物以生物膜的形式附着在固体填料的表面。挂膜时,可以采用培养的优势菌种菌液,也可以将菌液同活性污泥混合后使用。由于所提供的菌液比一般的微生物更 适应污水的环境,在与活性污泥混合使用时,仍能保证该菌种在生物相中的优势。由于初期吸附在固体填料上的活性污泥或菌种不牢固,容易被水冲走。所以,应创造条件使附着在填料表面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并牢固地附着在固体填料上,这就需要连续不断地供给菌液和营养物。 挂膜的方法常采用循环挂膜法,将菌液或菌液与活性污泥的混合液从填料层的上端流入,从下端流出。并将流出液收集在另外的水槽内,槽内不断曝气,使菌种和污泥处于悬浮状态并保持足够的活性。连续循环一段时间后,将槽内的混合液静止沉淀,排掉上清液,再加入营养物和适当量的污 水,也可再加入少量的菌液或活性污泥,重新进入填料层。直到发现填料上长有黏状生物膜,便可停止循环,开始连续逐渐进入污水,对生物膜进行驯化,使之适应所处理污水的环境。
3.3.9 什么是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在氧化池内装填一定数量的填料,曝气装置对污水进行充氧,并使池内的污水处于流动状态,并以一定的流速流经填料,保证污水与填料上的生物膜充分接触。在生物膜微生物的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随着时间和累积的营养物质的增加,固体填料上的生物膜不断增殖,密度越来越大,从而在生物膜内贴近填料表面处形成厌氧层, 厌氧层的微生物则进入内源呼吸状态,使内层生物膜的附着力减弱。在曝气形成的冲刷作用下,引 起生物膜的脱落。在脱落膜的填料表面,新的生物膜又会重新生成,形成生物膜的新陈代谢,脱落 的生物膜将随出水流出池外。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以下特点。 ① 由于填料比表面积较大,单位容积的生物固体量较高,可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 ② 由于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生物量较多,水流完全混合,故对水质、水量的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③ 剩余污泥量少,不存在污泥膨胀问题,运行管理简便。 ④ 兼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优点,具有高效节能、占地面积小、耐冲击负荷、运行管理方便等特点。
3.3.10 什么是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
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是污水经第一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处理后,流入中间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澄清液再进入第二段接触氧化池,最后进入二沉池进行泥水分离。
当污水的有机物浓度较高时,采用二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因各自存在适于本段污水水质的微生物
种群,有利于系统处理功能的稳定。第一段生物接触氧化池内的BOD负荷较高,微生物的生长基本不受营养物因素的影响,始终处于上升阶段。此时微生物的世代时间较短、增殖较快,活性较
强,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较高,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在第二段接触氧化池内,微生物的世代时间较长,根据需要控制适当的BOD负荷,使微生物的生长处于内源呼吸阶段,并适宜在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生存和繁殖,处理效果更加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