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 饮用天然矿泉水限值指标有哪些?
国标GB8537-2008《饮用天然矿泉水》中定义“饮用天然矿泉水”系指从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或经钻井采集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或其他成分在一定区域未受污染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污染的水体,其化学成分、流量、水温等动态指标在天然周期波动范围内相对稳定。饮用天然矿泉水应符合表2.1.7中对应项目指标要求。
2.1.8 医药用水对水质有何要求?
中国药品生产管理规范中,将药品生产工艺用水分为饮用水、纯化水、注射用水和灭菌注射用水四类。
饮用水应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饮用水可作为药材净制时的漂洗、制药用具的粗洗用水;除另有规定外,也可作为饮片的提取溶剂。
纯化水是经蒸馏法、离子交换法、反渗透法或其他适宜的方法制取的供药用水,其中不得含有任何附加剂。纯化水的电导率规定见表2.1.8-1,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在制药工艺中,纯化水可作为配制普通药物制剂用的溶剂或试验用水;可作为中药注射剂、滴眼剂等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口服、外用制剂配制用溶剂或稀释剂;非灭菌制剂用器具的精洗用水。也用作非灭菌制剂所用饮片的提取溶剂。纯化水不得用于注射剂的配制与稀释。
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的水,应符合细菌内毒素试验要求。注射用水的电导率规定见表2.1.8-2,pH值应为5.0~7.0,总有机碳不得过0.50mg/L。注射用水必须在防止细菌内毒素产生的设计条件下生产、贮藏与分装。注射用水可作为配制注射剂、滴眼剂等的溶剂或稀释剂及容器的精洗。为保证注射用水的质量,
应减少原水中的细菌内毒素,监控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的各生产环节,并防止微物的污染。应定期清洗与消毒注射用水系统。注射用水的储存方式和静态储存期应经过验证确保水质符合质量要求,例如可以在80℃以上保温或70℃以上保温环或4℃以下的状态下存放。
灭菌注射用水为注射用水按照注射剂生产工艺制备所得。不含任何添加剂。要用于注射用灭菌粉末的溶剂或注射剂的稀释剂。其质量应符合注射用水的规定。
2.1.9 实验室用水标准是什么?
由饮用水加工而成的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并分为三个等级。
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可用蒸馏、反渗透或离子交换等方法制取。二级水用于无机痕量分析,如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用水。可含有微量的无机、有机或胶态杂质,可采用蒸馏、离子交换或反渗透后再蒸馏的方法制得。
一级水用于有颗粒指标要求的分析,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一级水基本上不含溶解或胶态离子及有机物,可用二级水经进一步处理而制得。例如,可经石英设备蒸馏或离子交换混合床处理后,再经过0.2um微孔滤膜过滤制取。
由于在一级与二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其真实的pH值,故对一级与二级水的pH值范围不做规定,其电导率还需在线测定。由于在一级水的纯度下,难于测定可氧化物质和蒸发残渣,对其限量不做规定。
2.1.10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有什么特点?
火力发电厂的用水包括循环冷却水、锅炉用水、冲灰用水、生活用水和杂用水。火力发电厂的冷却用水占电厂总用水量的90%以上,每千瓦时发电量耗水3.5L。循环冷却系统的排污水量约占电厂用水量的20%,减少循环系统的排污水量以及排污水的回收利用是电厂节水的重要课题。
2.1.11 什么是锅炉给水、 炉水?
锅炉给水是指送给锅炉的水,包括锅炉补给水、凝结水和疏水锅炉补给水是指原水经过各种方法净化处理后,用来补充锅炉汽水损失的水补给水按其净化方法不同,又可分为软化水、除盐水和纯水。凝结水也称冷凝水,是指向用户供热后回收的蒸汽凝结水。又可分为透平凝结水和工艺凝结水。疏水是指各种换热装置和热网管道中的蒸汽凝结水。它经疏水器汇集到疏水箱(或直接并人凝结水)。
炉水是指正在锅炉本体的蒸发系统中流动着的水,也称锅炉水(或锅水)。【牧马河】[陕西利欧智慧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