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超滤
4.2.1 什么是超滤?
超滤也是一个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介于纳滤与微滤之间,分离机理为筛分。可分离相对分子质量范围为500~1000000左右的溶质、胶体和微粒,操作压力为0.1~0.6MPa,有效孔径范围为10~200nm。超滤膜主要用于从液相物质中分离大分子化合物(蛋白质、核酸聚合物、淀粉、 天然胶、酶等)、胶体分散液(黏土、颜料、矿物料、乳液离子、病毒微生物)、乳液(润滑脂洗涤剂以及油水乳液)。
4.2.2 什么是超滤膜?
超滤膜由一层极薄表皮层和较厚的起支撑作用的海绵状或指状多孔层组成,切割(截留)分子量在 500~1000000之间。表皮层厚度通常仅为0.1~1μm,多孔层厚度通常为100~200μm。超滤膜大多为不对称膜,孔径大小用切割分子量来表示。
4.2.3 什么是切割分子量?
切割分子量也称截留分子量,是指能被膜截留住的溶质中最小溶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在常温和规定压力差下,超滤膜对某一已知分子量物质的截留率达到90%时,则将该物质的分子量作为该膜的切割分子量,用以表征膜的分离能力。可用作测定膜截留分子量的标准物质主要有以下几类。
4.2.4 什么是截留率?
超滤膜的分离效率一般以截留率来表示,它是指溶液中被膜截留的特定溶质的量所占溶液中该特定溶质总量的比率。其表示式如下:
4.2.5 什么是纯水通量?
纯水通量是反映亲水膜透水能力的主要参数。其测量方法是指在0.1MPa运行压力下,25℃纯水单位时间内透过膜的体积,进而核算出单位膜面积单位时间内纯水透过量,计算公式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