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0 如何进行厌氧消化池中的搅拌?
在高效的厌氧消化池内均设有搅拌装置,大多采用机械搅拌和沼气搅拌两种形式。 常用的机械搅拌有:① 池外加压泵搅拌,用泵从池底抽出消化污泥,加压后送至浮渣层表面或其他部位,进行循环搅拌;②池内推进器搅拌,在池内的竖向导流管中安装螺旋桨式推进器,使污泥可以在池内循环流动。 常用的沼气搅拌形式有:①气提式搅拌;②竖管式搅拌;③气体扩散式搅拌。
3.5.21 如何进行厌氧消化池的加温?
在高效消化池内一般需要将反应温度控制在中温的35℃左右范围内。厌氧消化池的加热方式主要有:①蒸汽池内直接加热,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但容易造成局部污泥过热,会影响厌氧微生物的正常活动,而且蒸汽直接通入池内也会增加污泥的含水率;②污泥池外加热,将进入消化池的污泥预 热后再投配到消化池中,由于所需预热的污泥量较少,易于控制,预热污泥的温度较高,还有利于 杀灭虫卵且不会对厌氧微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3.5.22 什么是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是将厌氧生物处理与膜技术结合,有效解决了传统厌氧处理中污泥龄和水力停留时间相一致的问题。由于厌氧膜生物反应器中没有空气的擦洗作用,只有依靠水泵提供的错流速度才能改善膜污染状况。所以,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必须采用分置模式。
3.5.23 如何启动厌氧消化反应器?
厌氧消化反应器的启动过程就是厌氧活性污泥的培养和驯化过程。厌氧消化处理工艺的缺点之一是厌氧微生物的增殖缓慢,反应器的启动时间较长。启动时接种用的厌氧污泥最好取自正在运行的厌氧处理构筑物中同类物料的厌氧污泥,也可以取自排水管道等厌氧环境中的污泥。如果是采用未经厌氧消化的有机污泥自行培养,所需的启动时间会很长。一般情况下,接种污泥的量增大,启动的时间会相应缩短。另外因为繁殖的世代时间较长,接种污泥中要求含有大量的产甲烷细菌。在启动过程中,控制升温的速率为1℃/h,达到要求温度后即应该保持恒温状态,并保持反应器中的pH值 在6.8~7.8之间。 此外,在启动时也要注意反应器的有机负荷,它常常是影响启动成功的另一关键性因素。启动时的有机负荷因污水的性质、消化温度以及接种污泥的性质而异。初始有机负荷常取较低数值,然后再逐步增加负荷。如果出水中的有机挥发酸浓度较高,则不宜再提高有机负荷,甚至还应降低负荷。 对含有较多碳水化合物、缺乏缓冲物质的污水,则需添加一些缓冲物质才能提高负荷,否则会使系统中的有机酸大量累积并发生酸败现象,使启动难以完成。 培养和驯化后,正常的成熟厌氧污泥应呈深灰或黑色,无硫化氢臭味,其pH值在7.0~7.5之间,该污泥易于脱水和干化。当进水量达到要求,并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产气量较大,且含甲烷成分较 高时,可认为启动过程基本完成。
3.5.24 什么是厌氧消化反应器的欠平衡现象?
厌氧消化反应器启动后,厌氧消化系统的运行和管理主要是通过对产气量及成分、碱度、pH值、 有机物去除率等指标进行检测和控制,保持厌氧消化作用的平衡性,使系统稳定运行。厌氧消化过程中出现的产酸量与用酸量的不协调,称为欠平衡现象。发生厌氧消化欠平衡的原因是:①反应器 的有机负荷过高;②进水的pH值过低;③反应器中的碱度过低,缓冲能力差;④有毒物质对厌氧污泥的抑制;⑤反应温度的急剧波动;⑥反应器内存在溶解氧或氧化剂。 厌氧消化欠平衡时,常会出现的现象包括:①由于产酸量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使得消化液中的挥发性有机酸的浓度增高;②消化液中的pH值下降;③沼气产量大幅度下降;④沼气中甲烷成分减少;⑤有机物去除率下降。一旦发生欠平衡现象时,就必须立即查找原因并加以有针对性的纠正, 避免欠平衡进一步发展到消化作用完全停顿的程度。
3.5.25 如何估算厌氧消化的沼气产率?
沼气产率是指每处理单位体积生污泥所产生的沼气量,即m3沼气/m3生污泥。沼气产率与污泥的性质、污泥投配率、污泥含水率和发酵温度等因素有关。对于城市污水厂的污泥,当生污泥的含水率为96%时,采用中温消化,投配率为6%~8%,沼气产率可达10~12;采用高温消化,投配率为 6%~8%,沼气产率可达22~26;投配率为13%~15%,沼气产率为13~15。
3.5.26 厌氧消化反应器运行中的安全问题有哪些?
厌氧反应器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就是保证所产生气体的安全性。沼气中的甲烷非常易燃,其密度比空气小,当空气中甲烷含量超过5%时,遇明火即可发生爆炸。因此,厌氧反应器、沼气管道及其附属沼气利用设备等,都应绝对密封,确保无沼气泄漏的可能,而且不能使空气进入沼气系统。厌氧反应器周围严禁明火,所有电气设备都应满足防爆要求。沼气中还含有微量硫化氢气体,有毒气体硫化氢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应防止其在低凹处的积聚。沼气中的二氧化碳也比空气重,同样应防止其在低凹处积聚。凡需因检修进入厌氧反应器之前,必须以新鲜空气彻底置换掉反应器内的消化气体,以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