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③章 污水处理
3.1 污水一般概念
3.1.1 什么是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指人们日常生活中排放的冲厕和洗涤用水。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动植物油类和氮、磷等物质,同时还含有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等。其水量的时变系数很大,但水质的构成基本稳定,一不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3.1.2 什么是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人们一般不太注意“废水”和“污水”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生产污水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与原料直接接触,受到物料污染,含有随水流失的生产原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等,是对环境影响最为严重的排水;生产废水则是指在使用过程中仅受到轻微污染或仅是温度升高的水,这部分水经过简单的处理就可重复利用,或者直接排放。
3.1.3 工业废水如何分类?
工业废水按工业生产的工艺性质与产品性质分为造纸废水、焦化废水、制药废水、印染废水、制革废水、电镀废水、冶金废水和化工废水等。按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分为含氮废水、酸性废水、含油废水、含酚废水、含铬废水、含磷废水和放射性废水等。
3.1.4 城市污水的特点是什么?
城市污水是指城市排水管网汇集的生活污水和某些工业废水,对于雨污合流制的排水系统还包括部分雨水。城市污水中由于生活污水所占的比例较大,一般具有生活污水的水质特征。但由于不同城市的工业规模和产业结构的不同,城市污水的水质也会随工业废水所占的比例和污染物的种类而有很大的差异。
3.1.5 什么是水的物理性污染?
物理性污染时指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仅改变了水的物理特性,如水温、色度、浊度及臭味等,也称为感官性污染。物理性污染包括以下几类。
(1)悬浮物质污染 水中的悬浮物影响水体的外观,妨碍光合作用的发生,减少氧气的溶入,对水生生物产生不利影响。
(2)热污染 热污染是指工业生产的排放水中含有一定的热量,排入河道后,将使水体的温度升高并使水中的溶解氧减少,水体可能处于缺氧状态,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发育受阻或死亡。
(3)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矿藏的开采,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科研等领域的应用,会产生一定的放射性废水和废物。这些废水和废物一旦进入水体,就会造成水体的放射性污染。水体中的放射性污染物附着在生物体表面,也可以进入生物体内积蓄起来,还可通过食物链对人体产生危害。
3.1.6 什么是水的化学性污染?
化学性污染是指由于污染物质进入水体后改变了水的化学特性,导致水体水质、水体底泥以及生物群落发生恶化,水生生物减少或灭绝,破坏了原有的水生生态系统及水体的功能,引起人的急性和慢性中毒,导致人体遗传物质突变,诱发肿瘤和造成胎儿畸形等。
3.1.7 什么是水的生物性污染?
生物性污染是指由于生活污水,特别是医疗污水排入水体后,往往会带入大量的病原菌、寄生虫卵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传染各种疾病。这些冰原微生物的特点是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存活时间长,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带来长远的影响。
3.1.8 为什么要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以及如何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
污水的可生化性是指污水中有机污染物能被微生物降解的难易程度,也称为午睡的生物可降解性,他是污水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污水的进行可生化性评价,可以判断污水采用生化处理的可能性,对于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确定生化处理工艺的污泥负荷、气水比等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是生化处理工艺设计的前提。
对于污水可生化性的评价方法大致分为BOD5/CODcr比值法、瓦勃呼吸仪测定法、微生物呼吸速率法、脱氢酶活性法、亚甲蓝毒性测试法、模拟实验法和综合模型法等。工程实践中,通常采用BOD5/CODcr比值来初步评价污水的可生化性,当BOD5/CODcr比值>=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好,适用于生化处理工艺;当BOD5/CODcr比值<0.3时,认为污水的可生化性较差,必须经过适当的预处理后才能进行生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