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机理
次氯酸钠杀菌主要是通过其水解形成有效消毒成分的次氯酸,次氯酸的极强氧化性使菌体和病毒的蛋白质变性,从而使病源微生物致死。
次氯酸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适用范围
原水水质较好、没有受到污染、 CODMn 宜小于 3.0mg/L,净化后水的浊度宜小于 1NTU,一般采用滤后加氯消毒。水质较差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时,可在滤前加氯预氧化。
原水 pH 宜小于 8.0
宜有调节构筑物,以保证氯消毒剂与水 30min 的接触时间
无调节构筑物的水厂、不能保证接触时间时,原水中菌落总数不宜超过 500CFU/mL、总大肠菌群不宜超过 3MPN/100mL,从而可以降低加氯量、消毒运行成本和副产物的行成。
设备介绍
次氯酸钠的分子式是 NaClO ,属于强碱弱酸盐,是一种能完全溶解于水的液体。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方式有两种:
次氯酸钠发生器:采用次氯酸钠发生器现场制备次氯酸钠溶液,然后再通过计量泵投加次氯酸钠溶液进行消毒。
次氯酸钠投加设备:采用计量泵直接投加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消毒。如果当地购买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方便,可定期购置成品次氯酸钠溶液, 通过计量泵投加。
次氯酸钠发生器
次氯酸钠发生器是使用食盐为原料通过电解的方式现场制备产生7-9g/L的次氯酸钠消毒液的设备。
电解次氯酸钠发生器由次氯酸钠发生器本体、软化水系统(含再生装置)、溶盐系统、稀盐水配制系统、次氯酸钠电解发生系统、冷却系统、次氯酸钠储存及投加系统、即时排氢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九部分组成,可根据用户要求适当增减设备配置。
工艺原理:
次氯酸钠发生器的化学反应式如下:
工艺流程图:
性能优势:
高性能钛基复合电极、寿命长
电解槽自动循环、自动冷却
恒流电解电源和控制器,设备自动运行
自动延时停机功能,定时开关功能
消毒效果好,消毒剂有持续杀菌的能力,
投加准确,自动化程度高,操作安全,使用方便,对环境无毒害、不产生第二次污染。
原料易购买,原料易购买储存。避免次氯酸钠溶液购买、运输的限制。有效氯含量大于5%的次氯酸钠溶液归属于危险品。
采用次氯酸钠消毒的运行成本很低,地下水0.002元/吨,地表水0.01元/吨。
次氯酸钠投加设备
次氯酸投加设备主要有次氯酸钠加药器和次氯酸钠投加装置两种, 次氯酸钠加药器一般适宜水量较小(日供水≤500m3)且投加点较少的水厂使用;次氯酸钠投加装置一般适宜水量较大(日供水>500m3)或投加点较多的水厂使用。
工艺原理:
次氯酸钠投加设备是采用计量泵将成品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含量5-10%)精确投加到待处理水中,从而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工艺流程图:
性能优势:
原料易购
设备操作简单、便于运行管理
消毒成本低,吨水消毒成本约0.015-0.03元(有效氯投加量1-2mg/L)
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投资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