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您好!欢迎访问陕西利欧智慧实业有限公司
12年专注水处理一站式水处理解决方案服务厂商
全国咨询热线:400-8687-988

有关“水锤效应”的一切,都在这里!(中)

Technical article

有关“水锤效应”的一切,都在这里!(中)

更新时间:2024-07-11点击次数:

六、压力在水锤效应中的作用体现:


1. 压力波的产生与传播:当管道中的流体流动突然受阻(如阀门迅速关闭或水泵突然停止),由于流体的惯性,会在管道中产生一个向前传播的压力波。这个压力波的强度远超正常操作条件下的压力水平,可以高达管道设计压力的几倍乃至几十倍。


2. 瞬时压力升高:正水锤效应导致的压力波向前传播时,会在管道某些区域造成瞬时压力急剧升高,这种高压可能导致管道、阀门、接头等部件损坏,甚至引起管道破裂。


3. 压力波动与振动:随着压力波在管道中的反射和叠加,系统中会出现复杂的压力波动模式,这些波动会引起管道和支撑结构的强烈振动,进一步加剧设备磨损,缩短使用寿命,并可能产生噪音污染。


4.负压水锤:当压力波到达管道末端或遇到开放端口后,它会反射回流,形成一个压力降低的区域,即负压水锤。负压可能导致管道瘪陷、吸入外部物质(如土壤、空气)或损坏密封件,影响系统密封性和流体质量。


5. 安全风险与系统稳定性:频繁或高强度的水锤效应不仅对硬件设施构成威胁,还可能对人员安全构成风险,如管道破裂导致的洪水、热力系统中的蒸汽泄漏等。此外,它还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能导致供水、供热、消防等关键服务中断。


有效管理和控制管道系统中的压力变化,通过合理设计、安装适当的保护设备和采取正确的操作措施,是预防和减轻水锤效应影响的关键。


七、除了压力的突然变化是水锤效应的主要诱因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关键因素可以促进水锤效应的发生:


1. 流体的惯性:流体在管道中流动时具有一定的动量,当流动状态突然改变时,流体因惯性继续按原速度流动,这种动量的改变是产生水锤效应的根本原因之一。


2. 管道的弹性:管道材料的弹性和管壁的厚度也会影响水锤效应。弹性较好的管道在压力波作用下更容易产生较大的形变,可能加剧压力波动的幅度。


3. 阀门或泵的操作速度:阀门关闭或开启的速度、水泵启动和停止的快慢直接影响流体流动的突变程度,操作越快,产生的水锤效应通常越强烈。


4. 系统的布局与配置:管道系统的布局,包括管道长度、管径变化、弯头数量和方向、高低点设置等,都会影响压力波的传播和反射,从而影响水锤效应的严重程度。


5. 流体的物理性质:包括流体的密度、粘度和压缩性。密度大的流体产生的水锤效应更为显著;粘度较高的流体流动阻力大,变化时压力波动也更大;而压缩性小的流体(如水)在管道中形成的水锤效应通常比压缩性大的气体更为剧烈。


6. 系统中的空气含量:管道系统中的空气量也会影响水锤效应。适量的空气作为“缓冲”,可以吸收部分压力波动,减少水锤的冲击;但空气含量过多可能导致空化现象,加剧水锤效应。


7. 操作失误或控制策略不当:人为操作失误,比如错误的阀门操作顺序、泵站不合理的控制逻辑,都可能无意中触发水锤效应。



八、设计管道系统需要计算水锤效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步骤和考虑因素:


1. 确定系统参数:包括管道的直径、长度、材料(决定弹性模量)、管壁厚度、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初始流速和压力等。


2. 识别操作情景:明确可能导致水锤的操作,如阀门的快速关闭、水泵的启停、负荷的快速变化等。


3. 应用水锤计算模型:常用的计算模型包括特征线法、方法论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MOC)或更先进的计算机模拟软件(如EPANET、HAZEN, PIPE-FLO等)。这些模型能够计算出压力波的传播、反射和叠加过程,以及管道内压力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4. 评估水锤效应:根据计算结果,评估管道系统各部分所承受的最大压力、压力波动频率和持续时间,判断是否超出管道和设备的承压能力。


5. 设计对策:依据计算结果,设计中可采取相应的减缓措施,如安装水锤消除器、使用缓闭阀门、优化管道布局、增加空气室或调整操作程序等。


6. 验证和调整:设计完成后,通过进一步的计算或实际测试验证水锤效应的控制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计算和设计,工程师可预见并有效控制水锤效应,确保管道系统在各种工况下安全和稳定性。


九、水锤效应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特征线法(Method of Characteristics, MOC):这是一种经典且广泛使用的水锤计算方法,适用于解决非恒定流问题。它通过建立一系列特征线方程来描述压力波在管道中的传播和反射过程,考虑流体的压缩性和管道的弹性。这种方法能够处理复杂的管道网络和多种操作工况。


2. 数值模拟方法:包括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Method, FDM)、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和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 FVM)等。这些方法利用计算机算法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通过迭代求解流体动力学方程组来模拟水锤效应。它们适用于复杂系统和非线性问题,能够提供详细的空间和时间压力分布。


3. 解析法:对于一些简单或特定的系统,可以直接应用解析解进行水锤效应的计算。例如,对于均匀直管,可以使用基本的流体力学方程结合水锤波的传播理论,推导出压力变化的表达式。


4. 商业软件:如EPANET、PIPE-FLO、HAZEN, Bentley WaterGEMS等,这些软件内置了水锤计算模块,用户只需输入系统参数和操作条件,即可自动完成水锤效应的模拟和分析,输出压力波动曲线、最大压力值等关键数据。


5. 简化经验公式:在一些情况下,如果系统比较简单或要求不是非常精确,可以使用简化公式进行估算,如Goodman图解法或Wylie-Steel公式,这些方法提供了一种快速评估水锤效应影响的手段。


合适的计算方法取决于系统的复杂性、所需的精度以及可用的计算资源。实际工程应用中,经常需要结合多种方法来确保设计准确性和可靠性。


十、工业领域中常见的几种水锤效应原因:


1. 泵站水锤:停泵水锤:当水泵突然停止工作,尤其是在没有适当的渐进关闭机制时,流经管道的水由于惯性继续前进,导致压力骤增,产生停泵水锤。启泵水锤:水泵突然启动时,若系统设计不当,也可能因水流加速太快而产生启泵水锤,尽管其通常不如停泵水锤剧烈。


2. 阀门操作:快速关闭阀门,尤其是大直径或高压系统中的阀门,由于水流无法立即停止,会在阀门处及管道系统中产生强烈的正水锤效应。快速开启阀门,虽然产生的负水锤效应相对较小,但仍可能对管道连接和系统稳定性构成威胁。


3. 管道系统设计缺陷:管道过长、管径突变、缺乏适当的排气设施等设计问题,都可能加剧水锤效应。地形高差大或供水系统中存在高差输水,若未适当考虑水锤防护措施,也可能引发严重水锤。


4. 工艺流程转换: 在复杂的工业流程中,如化工厂或炼油厂,工艺流程的快速切换可能导致流体流动方向或流速的突变,进而引发水锤。


5. 紧急停机: 由于电力故障或控制系统故障导致的紧急停泵,如果缺乏适当的保护措施,将立即产生高强度的水锤效应。


6. 消防系统激活:工业场所的消防系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充水,尤其是在大流量、高压力的情况下,可能引发水锤。


工业领域通过采用上述提到的辅助设备和设计措施,以及实施严格的运维管理,来预防和减轻水锤效应的影响,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完整性。


本文来源:“环境科学述”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警惕“水锤效应”带来的危害!

免责声明:整理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